English

会开飞机的作家

1998-07-02 来源:光明日报  我有话说

年届九旬的老作家牧野先生,前不久从古都西安给我来信说,他在暮年遇到了一件既感到有趣,又感到欣慰的事。

牧老30年代末步入文坛,曾与叶圣陶先生共同主编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的《笔阵》,并曾创作过许多文学作品,50年代中期他曾发表过许多使人捧腹的笑话,风靡一时;60年代初,他在《人民日报》发表的《克拉玛依颂》;立刻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;还有一些篇章被选入香港的高等学校教材。

牧老的来信中说:前不久,美国军事史电视机构的制作人兼顾问杰佛伟·葛林先生,不远万里来到中国,辗转找到古都西安的一家医院,终于找到了病中的牧野(历歌天),对他进行了专访,并尊称他为“二战老战士”。

这是怎么一回事呢?

原来,作家牧野在抗日战争中曾驾机参与对日作战,袭击和轰炸日寇军事要地。他当时(1945年)就曾发表了一系列战地纪实,记录这些参战情况,广为人知;近五十年后的1992年4月6日,《中国航空航天报》又将其中的精彩段落重新发表,从而也为今天的读者所知悉。由于他对抗日战争的贡献,使他获得了抗日勋章。

牧野参与的对日空战,其部名称为“中美混合轰炸大队”,由中美双方空军人员组成。参与该大队的美方作战人员,是著名的陈纳德(第十四)航空队。由于其特殊构成,其作战行动,既是中国空军的对日作战,也是美国空军的对日作战,因而也就同时记录在两国的空战史之中。当时,他们来到了川东机场,起飞之前,两国的参战人员互相作了介绍。美方参战人员中,有一名随军记者叫马特沫瑞(Metemore),中方领队介绍牧野时,也戏称他为“随军记者”,意思是说,他也是会写文章的。

飞机呼啸升空之后,美国随军记者搭乘的B—25,与牧野驾驶的一架B—25比翼而飞。在飞往敌占区的途中,美方随军记者透过他搭乘飞机的玻璃罩,突然发现,此刻驾驶着B—25飞机的正是他的中国同行随军记者牧野,使他好不惊奇!为了表示对“中国随军记者”的钦佩,他用手指做成了一个“0”(即OK)型,隔着玻璃罩向牧野使劲比划。而正在驾驶着飞机的牧野,则用大拇指指了指自己的额头,作为回答,那意思是说,自己不仅是一名中国作家,而且是一名老驾驶员,还是教飞行的教官,许多中国的飞行员,还是他的学生呐。

于是乎,美国随军记者马特沫瑞,就把他亲眼所见的“中国随军记者”驾驶B—25对日作战的奇观,源源本本地写进了他的《战地纪实》之中,发表在美国的报纸上,牧野也就留在了美国空军对日空战的史料之中。

美国军事史电视机构的葛林先生,正是从这则战地纪实中,发现了有一名中国作家曾驾驶B—25与美军并肩对日作战的。而事隔52年,要寻找这一名中国作家、二战老战士,真可谓“踏破铁鞋无觅处”了。

然而,到底是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”。不久前,葛林先生终于在西安市的一间病房中,找到了当年与美国飞虎队比翼而飞的牧野,听到了他对当时空战的第一手叙述,并给他拍了一部专题片。前来采访的美国朋友所感到的“有趣”和“欣慰”,恐怕也绝不亚于中国作家牧野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